在孩子学琴过程中,常听到有家长问:“孩子上钢琴课、练琴,需不需要一直陪同?”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说说学琴本身。在孩子学琴前,家长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培养孩子学习钢琴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很多孩子学琴其实也是家长的学琴过程。
学琴从来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琴童在自我管控方面比较弱,自然需要家长的陪伴与帮助。如果平日里实在抽不出身,那就要勤于和孩子、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陪同式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陪伴,尝试与孩子交流,一起学习。
有张有弛,劳逸结合才是一个好的学习方式。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不可能会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会诸事不顺。在他松懈的时候提提醒,在他情绪高度紧张的时候帮他松松劲儿。不要一味的放纵,也不能一味的逼迫,才是学琴正道,需要结合孩子自身的情况加以调整和配合。因材施教,才能将教育效益最大化,帮助琴童正确的走上学琴坚持的道路。
枯燥和乏味是孩子在练琴时所遭遇的大敌,有时候也会成为孩子学琴终结的原因。钢琴这项乐器看似只需要弹奏88个琴键,但实际上却要复杂很多,远不及它看上去那么简单。琴童学起来必然是会碰到困难的,这时候刚开始的那股好奇心就会慢慢消散,取而代之的会是满腔的烦闷和枯燥,家长必须参与帮忙加以调试,让他重新燃起学琴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