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机:

  0538-6612616

       0538-6712616

       0538-6622616


联系人:

  史校长:13053886905

       易校长:15588585622
  李老师:13325292016

地址1:泰山区文化路64号欣欣家园爱琴海琴行(乐器销售与培训)

地址2:泰山区东岳大街仓库路小学东50米棉麻院内一楼(乐器培训)

地址3:泰山区金山路24号,原金山影剧院内。

QQ:3236089257

新浪微博:泰安爱琴海艺术培训

抖音:泰安爱琴海艺术培训

沈文裕:钢琴学习要善用巧力

发布时间: [2018-5-27-17:38:58]    浏览量:1185次


希望讲的这些能对琴友们有一点启发和帮助!


我学琴前身体很差,三天两头跑医院,我学琴后可能是天天弹琴得到了锻炼就很少生病了;但身体还是一直较弱,又瘦又矮又怕吃苦受累,手也是又小又没力气,弹琴时手指根本立不起,我既不愿敲击琴键也从不弹到底,而是只管刚按响就离开键子,一门心思琢磨着怎么省力怎么弹;因我弹琴的手指灵活度和大脑的反应没任何障碍,加之偷懒省力和轻松,所以练琴从来都不苦不累。我小时练琴总是按学校的规矩习惯弹满45分钟就休息15分钟,休息时一个人或踢小足球或打乒乓球或看电视,但休息的时间总是会超出,可能人的天性就喜欢玩。后来留学德国才体会到了能练琴的宝贵和重要,可我还是不喜欢苦练,至今仍然是练琴感到有点累时就休息,走一走,思考思考或翻翻书;我不能让练琴成为一种苦役,尽可能使练琴过程有新鲜感和成就感。


我九岁开音乐会时还折指,我恩师郑大昕教授耽心我的手指技术,也给我布置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名家练习曲,但我弹练习曲很敷衍,纯粹为了还课,私下从不弹练习曲,音乐会上也不弹练习曲;说实话,我从学琴至今都没有专心或专门注意过手指训练,而是弹大作品弹多了自然地完成了手指训练。



我的恩师郑大昕尽管也给我讲很多传统的理论和方法,但从不硬性地要求我照做,而主要是顺其自然地按我的喜好习惯培养和发展我的音乐能力。比如我练琴从来就不会高抬指、分手练、慢练和打节拍器练等,我觉得高抬指太累,我累不下来,慢练或分手练是因为太难弹不好才需要的,我弹任何作品都很顺,打节拍器练也觉得太麻烦不舒服,我喜欢弹得稍快些,想在同等的时间内稍微多弹些东西。当然,我说这些并不想琴友们也跟我学不按传统教学方法来练琴,而是希望能以此启发琴友们开动脑筋,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找到一套最适合自己的更科学的练琴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从而使自己的练琴达到最好的成效。

         

几年前我认识了两个大琴童,弹琴时手型保持不变,手臂也很僵硬,一个8分钟的作品没弹完就累得不行了;他们都说老师要他们保持手型不变,光是这手型训练就折腾了将近一年;我要求他们放松放松再放松,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他们说服和纠正过来。



我从学琴至今,从来没专门进行过手型训练,但我私下也琢磨和试验过一两年;我7岁师从郑大昕教授后,从郑老师处借了很多大师的录像带在家慢慢地欣赏,每天8点半后就是我的自由观赏录像带时间,我看了录像带后就喜欢模仿大师们的弹法和手型去试验新的弹法,我甚至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去学霍洛维滋的直指弹奏,当时我才8岁多;后来渐渐地发现大师们的弹法和手型尽管有借鉴之处,但并不完全适合手又小又软的我,我反复思考权衡后不得不选择了弹起来最轻松最灵活最省力最舒服的手型和弹法,并逐渐地形成了习惯。到11岁时,我可以一鼓作气弹完拉三协奏曲而不会气喘汗湿或手软手累;我出国留学到处开音乐会或参加钢琴比赛时,经常有专家权威或同行前来拉捏着我的手仔细观察,并老问我是不是练过中国功夫、气功、太极什么的,他们总想不通我这么又小又软的手怎么能弹大作品和弹出那么大的力量效果。现在,我在国内开音乐会什么杂牌琴都可以演奏,别人弹不动的琴我照开音乐会不误。

        

其实,钢琴仿佛是为西方人设计的,西方人普遍的熊掌狮爪力气大,弹起来驾驭自如;而东方亚洲人总显得个小手小,在钢琴上难轻松潇洒地玩转,为此就不得不充分地运用四两拨千斤的巧力。在运用巧力方面,我发现有很多小琴童做得很好,反而是音乐学院的大学生们普遍的做得较差,弹琴时老是喜欢运用蛮力而显得较笨拙;曾有个一米八高的大学生找我上课时弹狂六,弹到后面就拼命了,我说他用力不对他还不服气,我一口气弹了几遍狂六示范给他看,他服气愿改后很快就见效了;我还认识有的大学生为了增加弹琴的力量而去健身房训练,这就有些像缘木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