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机:

  0538-6612616

       0538-6712616

       0538-6622616


联系人:

  史校长:13053886905

       易校长:15588585622
  李老师:13325292016

地址1:泰山区文化路64号欣欣家园爱琴海琴行(乐器销售与培训)

地址2:泰山区东岳大街仓库路小学东50米棉麻院内一楼(乐器培训)

地址3:泰山区金山路24号,原金山影剧院内。

QQ:3236089257

新浪微博:泰安爱琴海艺术培训

抖音:泰安爱琴海艺术培训

陈巍岭教授论钢琴技术:手腕疼痛时该练什么作品?

发布时间: [2024-3-8-10:18:33]    浏览量:88次

希望大家要提升对琴童的钢琴基本功,技术,以及技术和音乐关系的真正理解。

我相信很多钢琴学生会有类似问题。你第一步走对了,一开始就把曲子很稳固的学好了真是很重要。因为这远远好过将来当曲子的‘肌肉记忆’已经印到脑子里,才发现原来是错的或不够有效率,那时再修整就会很辛苦,而且消耗时间。

先抓大结构还是先细磨取决于1:曲目难易和长短,2:学生水平。一般来说,先有个大框架会有助于学生把握住曲子的风格,和提升学熟的速度。但你要有很好的视谱能力和分析力去做到这一点,然后再开始分手细练。

你无法快速‘练下来’然后再慢练,因为如果你已经‘练下来了’也就是说‘练好了’那为什么还需要再慢练?

所以说如果没有经过仔细分析,划出要领和难的段落,找出解决问题方法,你不可能能提速上去而且弹得好。

毫无方法的一遍遍重复弹奏有百害而无一利,那也不叫练习。 

在学生阶段,学习如何‘学习’,‘思考’,‘练琴’,‘上台演奏’和‘演奏家心理素质’远远重要过单纯学习音乐处理或做大量的手指练习。

很慢的转动你的右手腕,先在桌面上,然后在琴键上;确保你的手臂必须高过琴键(坐高些),让手腕高过手背,手指充分伸展,千万别内钩(国内演奏训练一大弊病),不要高抬指(另一误区) 

手指,手臂,上身是连在一起的,你如果把它们分开来看待,那么力量总是会下不去。手指是终端,负责音符准确性和细腻的音色变化;手臂横向移动,其速度和角度产生不同音质;身体为力量之源泉,和体能和持续性有直接关联。

你看,这几个身体不同部分他们又得“各司其职”,不“越权”,又得充分互相协调配合。所以你感到力量下不去不能单纯归责为要么手指问题,要么手臂身体(其实上两者也得分开理解)不够放松。 

手指下键力度和速度不正确,身体没有准备好在最确切瞬间输送那股力度都是“力量下不去”的原因。 

千万别让手指悬在半空 ,这样很不放松,而且帮不了孩子好好弹下个音。

这好比强求我们睡觉时睁着眼睛,叫我们怎么休息啊?手指也需不停通过休息为下个饱满的下键养精蓄锐啊。
钢琴艺术和技术使一个很精密的运作体系,要仔细从多层面研究,绝对不能一言概括,也不是非此即彼。
手指随时处于下键,离键的交替状态中,但是下键只是一个瞬间而已:之前我们手指处于什么状态,击键瞬间如何操作,下键后如何离键是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和动作。 
何况,那个音符之后发生什么事,也对接下来的动作有很大影响。我们翻翻简易汤普森乐谱和李斯特超绝技练习曲‘鬼火’乐谱对比看看它们对手指不同的要求和所发生的一系列动作就明白任何单一的说法“粘键‘或’高抬指‘是把事情多么的简单化,且潜在对钢琴技术长期发展的抑制。 
对初级训练来说,手指独立性,动作的清晰度是很重要。所以;不在弹的手指,既不粘,也不要翘! 
当你手指按下琴键后静止不动,在此同时如果你把其他手指翘起来“留在空中”,(就算非钢琴弹奏专业人士做这个动作)似乎也会产生种感觉好像那个按在琴键上的手指被支持得更‘撑’的住了。但是我们不要忘了,钢琴演奏曲目上到一定难度,而且上速度时,是一系列快速连贯性下键动作串联而成,那时在来这招‘金鸡独立’,对于钢琴家来说怎么可能有这个时间? 
所以很多动作在初级钢琴演奏中似乎行得通(不代表合理,更非有效),到高级演奏时就是障碍了。因此在初级训练时就让孩子接触正确的,也就是培养起将来他发展到要弹高级曲目时‘该用’的技术,下键该怎样就变得显而易见了。
“要用腰弹琴”。气从腰中来,气领力行,十指连心,无心就无力、无速度和控制力,紧靠两手的十个指头那是本末倒置。
弹钢琴犹如走钢丝,我们永远要找到那个‘平衡点’。
对孩子来说,弹轻要难过弹响,因为实际上弹轻需要更多控制。
钢琴本质上是个打击乐器。声音轻响被钢琴榔头击铉的速度,力度和重量影响。弹轻不是少给力气,也非单纯扣紧手指,因为你可能还是未改变下键的力度和速度。
当然,扣紧手指似乎会产生某种‘蹑手蹑脚’的感觉,似乎声音会轻了,但是很容易也飘了,或干脆发不出声,因为榔头没有收到足够速度指引velocity.
所以降低下键速度,维持重量才是发‘轻’音的要领。
我特别在这里讲的很‘冷’很‘客观’,因为我意识到有些技术问题如果一味太‘感情化’去解决它,实际上是不够的。
当然,一切技术是为感情服务的,最后我们要的是情感上‘轻’的体悟:那种抚慰和宁静。但到达之路却是通过科学分析和冷静思考的。
这就是钢琴艺术真正令人目眩神迷之处。
一个人的记忆是通过多种不同渠道进入我们的大脑神经:视觉记忆(类似在想象力中看得到乐谱),听觉记忆(固定音高,很好的视唱练耳和背唱等),分析(和声,节奏,结构等)和肌肉记忆(条件反射)。如果学生主要是靠重复和反复弹奏来‘练熟’,并背出一首曲子,这基本上是肌肉记忆和条件反射在起作用,好比文化课考试前的‘恶补’和强记硬背,过段时间就会忘,因为很重要的细致的分析,细腻的听觉训练和一定程度上的视觉训练狠可能并未融入。所以学生是否能很好记住‘保留曲目’,很大程度取决于前期正确的学习和记忆的方法。 
你自己不已经说了么?‘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
乐句的歌唱性和诗意需要浸润其中,那么孩子已有的细腻演奏会更上一层楼。
聆听和感受。没有那么多要求和压力。
练琴过于紧张或技术操作不当很容易引发不同程度的受伤。很多大钢琴家如Leon Fleisher 都承受很长时间手受伤的困扰。近期天气寒冷,以前老伤又容易复发。
国外有几个流派特别注重Injury Prevention (预防受伤式)演奏法。手腕的自由转动和手臂之配合非常重要。不能孤立去高抬指并压手腕,因为那把不必要的压力全放在稚嫩且敏感的手腕上。
当手腕疼痛时,我不建议你现在练任何手指练习或练习曲,这样只会加重你手腕负担,需以跨度不大的古典奏鸣曲为主。第一和第二乐章即可。
手必需在彻底不痛的情况下再弹琴。一开始非常短时间,分成好多段,当中多休息,多用臂力,彻底放松。
导致肌肉疼痛的原因有很多种,没有当面见到你弹琴的姿势很难判断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你如果能在当地请教一位老师会更好。但是技术问题往往和音乐理解是有关的,而且心里因素(心灵暗示)也会起作用。所以,先不要有太多负面的思绪,集中在正面的情绪上。先试着按照我第二段...想象自己是个沉睡许久的人,肌肉麻木了,现在你要努力去重新伸展你的肌肉,去吸进和声中的养分,感到旋律起伏带给你的舒适的感觉... 慢慢给自己时间和信心,你会感觉不一样的。
听我一句,别花那么多精力翻阅入门书籍,就从你最后放下的那个瞬间,那首乐曲开始,想象自己是个沉睡许久的人,肌肉麻木了,现在你要努力去重新伸展你的肌肉,去吸进和声中的养分,感到旋律起伏带给你的舒适的感觉。 
古人在深夜抚琴,为的是和大自然对话,和自己内心交流。放下所有一切负面的担忧,放下过去,从现在开始就把每个音符连贯的弹出来。 
小汤,拜厄,音阶和哈农是所有学琴的人都经历过的童年回忆,它们如果练习得当,确实能够帮助孩子练习手指功夫。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它们只是达到手指操控很多手段之一,不是唯一的手段,更非最终目的。因此,其它大家不太熟悉的方法如手指操等完全可能达到一样的目的。很多伟大钢琴家都自创手指练习,我们拿来给孩子练习会很有用。所以不要受曲目局限,而要意识到达到手指灵活跑动,独立性等技巧(这点车尔尼740的标题给了我们系统化的总结)是目的,只要孩子能够最终达到这些技术要求,任何练习的方法都可以。车尔尼是很多写过练习曲作曲家之一,曲目确实较系统化,而且逐步提升,练习得法,是可以有很好的成效;但如果练习不得方法,弹再多也无任何帮助。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弹了车尔尼,孩子技术就会好,不弹车尔尼,技术就不会好。我感觉你的老师很知道他在为孩子打个好基础,你不必担忧,不要去干扰,也不要去自己再加上额外的练习给孩子
练习曲的音乐性相对单纯(绝对不是没有,我们真的要把每首车尔尼都当成肖邦来弹),只不过因为音乐性单纯,所以习者可以较集中来提升自己的技术。练习曲最终是为弹好音乐会乐曲做准备的,而音乐会乐曲是一系列技术要求包裹在最动人的音乐性和复杂的感性和理性结构和内涵里的。所以反之,我们也可从乐曲中发掘很有价值的技术性片段来当成练习曲练习,本质上没区别。因此,任何设计优良的练习都是极有价值的,千万不要有我们自己过去的经验范围来局限孩子将来发展的空间。
任何曲目,从哈农到肖邦,练习不当都会对手造成伤害,错误的手型,运力方法会较严重的抑制孩子正常发展。有创意的钢琴家会根据自己具体技术需求去选择相应练习,不一定死板的按部就班,一条条练习哈农。创意是建立在兴趣和自由上的,伟大的钢琴家都是充满创意的去练习,分析和弹奏的,这点国内琴童家长了解还很不够 
调性是音乐意义最大秘密之一,奏鸣曲式就是建立在调性的联系上。如果能够较早接触调性的关系和转换,就能够较早培养调性敏感度,这对将来乐感的培养很重要,千万不要忽略。把对调性的理解,和声和结构分析应用到钢琴演奏艺术和技法培训中也是国内音乐教育需要提升的部分。 
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做最合理的安排,并确认我们学习生活中任何一个特定时期的事情先后主次,才能让我们清醒地知道我们该选择先顾好作业,还是确保练琴的稳定性和固定性。
这里我想说的是,“质”永远重要过“量”,吃饱不如吃好,因为会更有营养,长期来说绝对有益健康。饮食如此,学习艺术和知识更是如此。
细练为什么要比粗练多花时间?练好,练精致一条练习曲,并从中理解和掌握技术和音乐正确的意义和方法远远比不规范和粗略的弹五首练习曲来的重要,而你做这两桩事情所花的时间总量实际上很可能是一样的。
当我们真的深入研究钢琴技术,并钻研进去后,那确实是一个令人目眩神迷的世界。我在‘技术与音乐表现之间的联系’文章里已经提到技术是音乐组成的有机部分,而不同时期的作品,不同流派的弹奏又对不同的触键方式有具体要求。 
法国流派更注重手腕以下,手指均匀的跑动能力;俄罗斯传统则更侧重全身肌肉的运用与协调。当我们练习某种下键技法时,我们是不能孤立手臂的某个部位。 
这里我想讲一下关于‘放松’,这个词可能是最被‘滥用’和‘误导’了。钢琴家的手腕是不可能,也不应该处于纯粹‘放松’的状态的。手腕好比我们的咽喉要道,手腕好了,什么都好办,当手腕处于松弛状态,手指是无力的,无力的手指是无法快速跑动或弹奏跳音的;手腕压低再加高抬指也只会给整个手带来不必要的紧张,慢速弹单音问题还不会很明显,复杂些的双音和弦部分问题就大了。 
我一向用‘自然’去形容那个最佳的手腕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