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全网最火的应该就是酱香型咖啡了吧,经典+流行的搭配玩法,在音乐里面已经有过很多很多的先例。
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当二者有机融合时,不仅丰富了流行音乐的创作形式与空间,同时也拓展了古典音乐现代化发展的渠道与途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听那些改编自古典音乐的流行歌曲,有一些音乐你一定听过!
《手心的太阳》中采用了俄国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第三乐章的旋律。温暖而充满上升感的旋律,唱出了她对生活中,那些曾经向她伸出一只手,给她带来了温暖的阳光的人的感谢和怀念。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是他的三部交响曲中最富有拉赫玛尼诺夫特色的,构思严谨、旋律优美、情感真挚的特点让这部作品成为最受世人欢迎的作品之一。
《第二交响曲》是在拉赫玛尼诺夫《第一交响曲》遭到严厉的批评,时隔十二年后才创作出的作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曲家个人内心精神世界的斗争和个人与最后走出阴霾的过程。其中,第三乐章可以说是音乐史上最优美感伤的篇章:温暖如歌的旋律、五彩斑斓的和声、浓郁的斯拉夫情调,让这一乐章主题成为整部交响乐中最动人的部分。
02
原曲:巴赫《二部创意曲》第十三首A小调
改编:林俊杰/王力宏《One Shot》《One Shot》是林俊杰第十张个人专辑《因你而在 Stories Untold》中的英文歌曲,由林俊杰作曲,林俊杰/Mike Chang作词,王力宏小提琴特别演奏,于2013年3月13日,由华纳音乐正式发行。
《二部创意曲》是巴赫在1720-1722年间为童年的儿子威廉·弗利德曼·巴赫写作的一套练习曲中的一部分。正如巴赫在《1723年手稿》的序文中所指出,这些用于教学的作品是为了让“古钢琴的爱好者、学习者不但有能力把二声部演奏得美妙,而且在熟练之后,亦有能力正确、巧妙地演奏三声部。”
03
原曲:莫扎特《G小调第40交响曲》
改编:S.H.E《不想长大》
莫扎特的《G小调第40交响曲》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晚期交响曲的代表作。在写这首作品之时,莫扎特的生活已经非常清贫。第一乐章的主题旋律在乐曲开头便响起,这一主题略显忧伤,但这段旋律被用在了S.H.E的歌曲《不想长大》中的时候,却是比较欢乐的。
04
原曲:肖邦《E大调夜曲》
致敬:周杰伦《夜曲》
2005年11月,周杰伦发行了专辑《十一月的肖邦》,这张专辑虽然名字中有肖邦,但却没有直接的采用肖邦的任何旋律来进行编曲,而是全部都是原创的乐思。
第一首作品名字就叫《夜曲》,从名字上来看,就是一首致敬肖邦之作。细听之下,这首作品首先具有夜曲的忧伤,旋律是建立在小调之上的,音乐带有淡淡忧伤,讲述了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同样采用了Rap与主旋律混搭的杰伦标志性音乐形式。
05
原曲:柴科夫斯基《六月船歌》
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
改编:周杰伦《琴伤》
周杰伦表示《琴伤》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古典音乐家肖邦与柴科夫斯基。这首歌曲以柴科夫斯基的《船歌》贯穿全曲,周杰伦再重新编曲创作出了这首歌曲。
刚开始时,周杰伦以RAP风格演唱,伴奏的音乐是柴科夫斯基的《船歌》,这是老柴写的一首钢琴套曲,共十二首,分别用以形容四季,这是第六首,代表六月,名为《船歌》,是这组曲子中最著名的一首,其后周杰伦又吟唱了这段旋律。
在这首歌《琴伤》的副歌部分采用了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旋律,这样的组合,无论从旋律上还是节奏上,都与主题老柴的《船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忧伤柔美的旋律,加上一个活泼轻快的副歌,两首曲子相映成辉,给了原本过于悲伤主旋律加入了一些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