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机:

  0538-6612616

       0538-6712616

       0538-6622616


联系人:

  史校长:13053886905

       易校长:15588585622
  李老师:13325292016

地址1:泰山区文化路64号欣欣家园爱琴海琴行(乐器销售与培训)

地址2:泰山区东岳大街仓库路小学东50米棉麻院内一楼(乐器培训)

地址3:泰山区金山路24号,原金山影剧院内。

QQ:3236089257

新浪微博:泰安爱琴海艺术培训

抖音:泰安爱琴海艺术培训

练琴,很多技术真的不是“学”会的

发布时间: [2023-12-15-14:21:39]    浏览量:497次

有些学琴者,一种演奏技术,一个技巧,尝试了几次不成功,或者演奏得不到位,就会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这件乐器。


这种心态,换作任何事情,都做不成。


这也是一些人,永远一事无成的原因。


因为他们接受不了失败与打击,认为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如自己所想、如自己所愿才对。


而他们的所想、所愿,就是不需要练习与学习,直接就能掌握一切能力。



将音量变弱一些,然后来进行当天的练习,会至少有以下两点好处。


①演奏变得更轻松了,“正确率”也越来越高了。


②感觉不到那么累了,可以练的时间更长一些了。



对于那些练不完的内容,我们不用产生失落感。


除了及时调整任务量之外,也可以换个角度来想。


最起码,自己见到了那么多的作品,增加了自己的“素材”积累。


虽然有些作品,自己可能还没来及去练习,但起码读了谱,了解了大概,有了一些印象。


同时,过度的任务量,可以一定程度地增加练习的“紧迫感”,使其可以有效集中注意力。



学琴者的听觉训练,必不可少。


因为听得多了,就会形成一定的“标准”:


音的高度、音色的状态、节奏的律动性等……


这些“规范”了,当你学习与练习新作品时,一旦有视奏上的不规范时,你就会第一时间发现“偏差”。


然后根据“偏差”,开始向“标准”进行“靠拢”,逐渐改正错误。


学琴者在听觉方面所形成的“标准”,又被称为“内心听觉”。


它甚至比“肌肉记忆”的触觉,在“监控”错误方面,都要灵敏。



学琴者的心理素质也是“练”出来的。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没有进步也愿意坚持练下去;而有的人尝试两次没结果,就不愿意再练了。


前者已“开发”出了耐心与留心“正反馈”的能力;后者显然不具备这些。


心态、心理素质是在如何“练”出来的?答,就是在每日的练琴中,多留个心眼,遇到困难多往积极方面去想就行了。


日积月累,就是稳定、强大的心理素质了。



很多知识与技能并不是“学”会的,而是我们主动做事的过程中“练”会的。


就像练琴。看似是先学了一门乐器的理论知识,看完了别人的示范演奏,而后自己才上手练习,其实并不绝对。


有些较简单的乐器,其实是直接拿来,“玩着玩着”就会了,连教程也没有查阅。


为什么可以直接学会?有人会说这件乐器简单。其实具体来说,是学琴者当前的生理特点与心理素养,已达到学会这件乐器的特质了。


只是自己如果不尝试,就不会知道而已。



失败是练琴中一件很频繁的事情。


很多学琴者厌恶失败,害怕失败,但如果能从失败中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总结经验,那么失败就是你的“助推器”。


对大部分人来说,失败只是失败,而对你来说,失败是你提高演奏水平的“案例库”,经验“原材料”。